目前我國的大部分車主在給汽車做保養時,面對機油的選擇往往存在一些誤區,甚至都不明白什么是礦物油、全合成機油,所以在購買機油的時候是一頭霧水,不知不覺便被賣家忽悠了。結果花高價買了并不適合自己車輛的機油,用完毀車、毀發動機。原因一是由于機油化學比較復雜,沒幾個人搞的明白,也沒興趣去搞明白;另一原因是被廣告宣傳給洗腦了。本期,統一機油7系小編不和大家講常見的低級錯誤認識,給大家講一些連潤滑油經銷商都經常會被忽悠進去的“陷阱”。
通常所說的全合成機油是指以四類和五類基礎油為基礎油的潤滑油,其中四類代表是聚阿爾法烯烴PAO,五類代表是酯類Ester和聚乙二醇 PAG。
對于潤滑油基礎油不了解的車主可能會認為,基礎油的類別越高,產品也越好,認為5類>4類>3+類>3類>2類>1類。3>2>1是成立的,但是5>4>3+是不成立的。
而第五類基礎油分類其實是個垃圾桶,只要不屬于前面幾類,又不愿意給他們單獨分類,所以便把他們都放到了個大類里,例如石腦油,硅油,多元醇酯,聚酯,PAG和PFPAE。統一機油7系小編知道大家看了這些名字都會覺得腦殼疼,放心,這里小編不給大家講化學課。
另外,小編在網上還見過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潤滑油品牌,居然大肆宣傳說自己是6類基礎油,想來覺得這有點可笑。周星馳曾說過:“女明星出來拍3級片都知道要整個容?!弊鰴C油品牌連基礎油分類都沒弄明白,還敢跑出來瞎宣傳,這不是鬧笑話嗎?
其實,目前大部分的全合成機油是聚阿爾法烯烴PAO為主。但是生產PAO有多種工藝,目前我國有三家石化企業也能用原始的軟石蠟熱裂解法生產出PAO,但是粘度指數很低,只有90-95(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百度搜索“聚阿爾法系統生產工藝”可以查到)。
PAO用于民用車用潤滑油生產時,通常要求粘度指數在不加入添加劑的情況下達到135-140。如果有一家企業用國產的PAO來生產潤滑油,完全可以標“全合成”,但統一機油7系小編認為這實際質量也只能是普通礦物油的水平。 所以大家在購買機油的時候要看清楚產品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