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車主在日常保養時有一種感覺,認為同等級別的機油,高粘度的機油就比粘度低的機油使用時間更長,更耐用,此觀點正確嗎?本期統一潤滑油小課堂就帶大家驗證一下此觀點是否正確。
首先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機油粘度讓我們選擇?
每一個汽車廠家都希望自己生產的車、甚至是每一款車都是與眾不同的,都有各自的生產理念,自然發動機在設計上也各不相同,受環保排放等因素的影響,就需要配備不同等級和粘度的機油,才能使發動機達到最佳狀態。
機油粘度適合自己的車,至關重要,關系到油膜能否迅速建立,是否順暢流轉到每一個零部件的工作面上,才能防止發動機磨損,所以對于機油粘度的匹配度要求是既要合適,還要足夠。否則機油粘度偏大或偏小,都會對發動機造成不小的影響。
一、機油粘度選大了會怎樣?
1、發動機低溫啟動出現異常:粘度過大時,車所產生的油壓,根本無法讓機油正常流動,流動放緩,特別是在溫度低的情況下,機油自然變得更加堅挺,很難快速補給到摩擦表面,那就會出現短暫的干摩擦。
2、發動機的可用功率降低:啟動后的發動機好比是一個不斷轉動的大輪盤,機油粘度偏大,那輪盤上蓋著厚厚的一層機油,還要進行不間斷旋轉,自然會增加燃料消耗,發動機完成運轉消耗的功率就多,也就降低了發動機的可用功率。
3、冷卻作用差: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,發動機處于高溫運轉狀態,機油粘度大,流動性差,帶走熱量的速度就慢,冷卻效果不好,發動機容易出現過熱。
4、清洗作用差:機油粘度大,循環速度就慢,過濾清洗的次數就會減少,不能及時將磨損下來的雜質、塵土帶走。
二、機油粘度選小了又會怎樣?
1、油膜很難建立:機油粘度小,最直接的就是油膜很難建立,油膜不夠厚,承載力弱,發動機高速運轉很容易將油膜破壞,也同樣起不到潤滑作用。
2、密封效果差:機油粘度小,密封度就不強,氣缸很容易漏氣,還會造成廢氣竄入,對機油造成污染,機油消耗也很快。
所以機油粘度的選擇跟車況有關,粘度過大和粘度過小都不可以,更不可能會有機油粘度大就覺得使用時間過長的觀點。機油的更換周期只與使用時間和所用公里數有關,與其他因素無關。本期統一潤滑油小課堂就到這里,記得幫忙轉發!
其他資訊
完整的全產業鏈潤滑養護解決方案